灯具检测是确保灯具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,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、户外照明、工业照明等领域。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严格的检测流程,可以评估灯具的性能、安全性和可靠性,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。
常见灯具检测项目
灯具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外观检查:检查灯具表面是否有划痕、凹陷、裂纹、变形等机械损伤。
标识标签:检查标签是否粘贴牢固,信息是否完整清晰,包括品牌、型号、电压、功率、认证标识等。
电气性能测试:包括漏电检测、耐压测试、绝缘电阻测试等。
光学性能测试:评估光照度、光束角、色温、光谱等光学特性。
环境适应性测试:测试灯具在高温、低温、高湿、盐雾等极限环境下的工作性能。
气密性测试:特别是户外灯具或防水灯具,需检测其防尘、防水等级。
长期可靠性测试:模拟长期使用环境,评估灯具的寿命和耐用性。
能效标识:测量功率因数、能效等级等。
常见检测标准
灯具检测需依据以下标准:
国家标准:如GB 7000系列(灯具安全要求)、GB 24906-2010(灯具器具安全要求)。
国际标准:如IEC 60598系列(灯具安全规范)、IEC 62471(光生物安全性)。
行业标准:如GB/T 2423.21-2008(防水性能测试)。
常见参数
⒈电学参数∶
⑴外置电源控制的直流供电灯具∶用电压、电流表测量的电压、电流。〔注意∶测量电流需要测量LED单灯和单一颜色的电流记录下来〕
⑵内置电源控制的交流灯具∶用数字功率仪测量灯具的电压、电流、功率、功率因素等参数。
⑶I类灯具必须做抗电强度、漏电电流、绝缘电阻测试。抗电强度是220V接线端与外壳1500V,1MIN击穿现象。漏电电流≤1.0MA。绝缘电阻≥2MΩ。
⑷灯具的安全等级可分四种类型∶
0类灯具∶无地线灯具,依靠基本绝缘作为防触电保护灯具。这意味着,灯具的易触及导电部件没有连接到设施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导体,万一基本绝缘失效,就只好依靠环境了。
Ⅰ类灯具∶有地线灯具,灯具的防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,而且还包括附加的安全措施,即把易触及的导电部件连接到设施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体上,使易触及的导电部件在万一基本绝缘失效时不致带电。
Ⅱ类灯具∶无地线灯具,防触电保护不仅依基本绝缘,而且具有附加安全措施,例如双重绝缘或加强,但没有保护接地的措施或依赖安装条件。
Ⅲ类灯具∶防触电保护依靠电源电压为安全特低电压〔交流电压有效值小于50V〕,并且不会产生高于SELV电压的灯具。
⒉光学性能参数∶
⑴光强〈CD〉∶光强分布曲线、等光强曲线、光强分布数据表格都可用分布光度计测量。
⑵光通量〈LM〉∶总光通量、有效光通量以光谱分析系统测试数据为准。区域光通量表格、环带光通量表格可用分布光度计测量。
⑶照度〈LUX〉∶照度分布、等照度曲线可用分布光度计测量。
⑷色温〈K〉∶可用光谱分析系统测量。
⒊结构外观∶
⑴外壳结构材料一般有铜、 不锈钢、铁、铝、塑胶PC或其它。
⑵灯具的类型到目前为止有路灯、投光灯、筒灯、隧道灯、球泡灯、防爆灯、日光灯等。
⑶称量灯具的重量
⑷灯具的标签一般有灯具的额定电压、功率、使用环境额定温度、IP等级、灯具型号、生产厂家等。
⑸灯具防护等级,根据《GB4208-1993》外客防护等级〔IP代码〕中的要求检测灯具结构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防护等级。
⒋可靠性实验∶
⑴温升实验,在一特定的温度环境下灯具很大功毫工作时测量特定部件的温度,除按检测要求要测试部件外,驱动IC、灯具外壳、LED〔灯脚或LED散热片〕等部件为固定测量点。每隔30分钟记录一次直到各测量部件恒温为止,记录包括通电时间、测量部件的温度、当时环境温度。
⑵开关电实验是在灯具正常工作条件下,开1分钟和关30秒作为一次开关循环,依此连续进行开关实验100次,并记录灯具的工作状况。
⑶震动实验是将灯具放到震动台震动30分钟,检验灯具各零部件有无松动、脱落,灯具是否能正常工作。
⑷在进行可靠性测试中按灯具使用说明使用说明检验灯具的功能项。
联系电话
微信扫一扫